姓 名 | 性 別 | 職稱 | 研究方向 |
Akihiro Nakamura(中村彰宏)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Community Ecology, Insect Ecology, Conservation Ecology |
蘇濤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植物進化、古生態與古環境重建。以新生代植物大化石為研究對象,結合現代樣品和多學科研究手段,認識植物系統演化過程、地質時期古環境變化歷史,以及生態系統的演變規律及其機制。目前的主要研究區域包括青藏高原及東南亞地區。 |
李巧明 | 女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群落遺傳學、譜系地理學、保護遺傳學 |
林露湘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群落構建與物種共存機制、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功能、生態遙感等。 |
陳占起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動物行為學 |
王博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生態學 |
徐鵬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植物分子育種 |
星耀武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兼備分子系統學,生物地理學和古植物古氣候學的研究背景,致力于結合分子與化石的證據回答關鍵地區(如生物多樣性熱點橫斷山區)和關鍵類群(如殼斗目等)的生物多樣性分布格局演變歷史,探究環境演變對其的影響。 |
Harald Schneider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植物學、蕨類植物學、進化生物學 |
文彬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植物學。研究興趣涵蓋種子生物學的各個方面,包括種子生理、生態和分子生物學。重點研究熱帶植物種子的發育、休眠、萌發和貯藏,含超低溫保存、頑拗性種子及熱帶雜草和入侵植物種子等方面。 |
胡彥如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植物激素調控與環境適應性 |
范澤鑫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氣候變化,樹木年代學,樹木生理生態學,植物功能性狀 |
唐建維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(1)植物群落多樣性與生物生產力相互關系 (2)森林生態系統碳貯量動態 (3)人工生態系統的固碳增匯功能 (4)經濟植物栽培與人工植物群落優化模式組建 |
張教林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1. 植物的生態適應 2.木質藤本的多樣性及其維持機制 3.水分關系 |
沈有信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生態學 南方喀斯特區域 生態恢復過程中的生態學機理、恢復潛力、恢復技術以及與這些恢復相關的社會學方法和管理科學的研究。目前主要關注植被退化與恢復過程中的繁殖體(種子等)變化、土壤基質、露石的生態水文效應等主題 |
陳江華 | 男 | 研究員(自然科學) | 植物功能基因研究 |